根据学校主题教育领导小组的总体部署,后勤中心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以学增智、以学促干”的明确要求,围绕后勤中心工作任务,为提高后勤中心管理团队工作效率和质量,特举办系列培训活动。
7月5日,后勤中心暑期专题培训班在大学生活动中心301教室正式开班,后勤中心党员及班组长以上员工共计50人参加培训。本次培训分别邀请财大魏航教授、叶巍岭教授、丁晓钦教授为我们授课,后勤中心领导班子高度重视并全程参加培训。
课程一、“未来已来,从信息化到智能化”
主讲人:魏航
7月5日,由魏航教授带来的“未来已来,从信息化到智能化”课程,细述人类工业革命的四个阶段。给后勤员工讲述什么是信息化、什么是人工智能、人工智能的类型,例举生活中接触最多的人工智能。魏教授为后勤员工普及基础知识、通过讲述信息化与管理绩效、智能化与管理绩效的管理历程,深入浅出,让大家理解工作与生活中信息化与智能化的运用,如信息的收集,例举食堂购餐、库存情况、楼宇管理都可网上预约,运用信息化来掌握当下的情况。
魏教授通过信息化替代一部分人来做决策引出人工智能,从而讲述未来的职业变化,如chatGPT的技术,各类的“员”、“师”、“家”将面临的调整,要做好的应对。告诉我们职业能力构成需具备的能力,一起展望未来的职业变化,结合后勤工作,哪些是可被替代的,哪些是可运用信息化、智能化的,鼓励大家唤醒自我,奋力推动自我转型。
课后朱立民书记表示魏航教授讲述的深入浅出结合生活、工作场景历历在目、非常熟悉。了解信息化、人工智能有助于提高企业和员工对行业发展趋势和新技术的理解和应变能力,也有助于推进后勤工作进步,赢得新机遇。朱立民书记让员工不要担心、不要害怕、结合自身工作,做好相关技能的替代,勇敢迎接新时代的到来。我们需要着眼未来,不断预判和应对市场变化。
课程二、“创意服务细节,提升服务质量”
主讲人:叶巍岭
叶教授以第二食堂的一碗米饭,用自己的真实感受引出服务细节的重要性,提出顾客与一线员工的互动线。教大家通过图表把与顾客接触的点画出,找出不满意的点,分析原因,改进细节。通过汽车维修案例来讲授服务质量的五个维度,再由食堂的五名学员组成小队,现场进行练习,共同找出餐厅服务质量的五个维度的关键词。
叶教授的这堂理论联系实际,直入日常工作,在场员工受益匪浅,结合实际工作进行反思。学员们表示:今天的培训对我们来说是一个眼界的开阔和思维的拓展,之前只停留在业务操作层面,通过学习和交流,我了解到了进一步发展方向和潜力。同时,与不同后勤业务部门的交流,也激发了我们应对不同问题的能力和处理方式,收获颇丰。
朱立民书记再次向叶教授和员工表示了感谢,期望在未来的工作中能融合所学、创新拓展。部门可以组织通过案例分析,小组讨论,实际操作等多种形式运用今天学到的方式进行交流和探讨,帮助我们后勤服务从细节上得到提高,奉献更大的努力。
课程三、“业主视角的物业管理不可能三角”
主讲人:丁晓钦
7月7日,丁晓钦教授以“业主视角的物业管理不可能三角(成本、效率与品质)”为主题,以虹瑞公寓小区治理为例讲授从“由利益共用体转向治理共同体”。丁教授担任小区业委会主任后每年以公开信的方式明确告知业主当年要做的10件事,其中涉及的费用、安排等具体说明。他指出享受公共服务,就应维护公共利益,承担共同利益。
丁教授用实例告诉我们业主的无限潜能,在解决僵尸车问题、车位改造、车棚改造、垃圾箱房改造、园艺设计与改造、搭建小型篮球场等,运用劳动教育的方式,发动业主共同参与,提升小区品质的同时小区居民的幸福感获得了更大的提升。2023年虹口区政府的新项目——智能垃圾桶,直接点名虹瑞小区作为试点。丁教授表示:要积极发展基层民主,做好自我管理。“人民城市为人民”,就是共享,而共享的前提是共治,只有人人都参与到治理中来,才能珍惜共建成果,更好共享成果。
一个社区的治理故事,激发了思考和创新意识,让我们加深了对工作本质的认识,并对行业现状和未来发展方向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最后丁教授迎来了后勤员工的热烈掌声。
陈济总经理再次感谢丁教授的经验分享,并表示我们需要不断地反思和探索,将本次培训班的收获转化为实际操作和创新的动力,为后勤事业的健康发展做出贡献。同时希望本次暑期培训班受训人员能拓宽视野、更新知识,能更好地适应后勤的业务需求,为学校新发展提供更高效、优质、可靠、稳定的后勤保障服务。